新傣仂文

新傣仂文

Template:Infobox WS

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展出的版纳傣文教科书

新傣仂文(傣仂语:ᦷᦎᦺᦑᦺᦖᧈ [to˥ tai˥˩ mai˧˥],义“新傣文”),又称西双版纳新傣文,简称西双版纳傣文或西傣文[来源请求]是傣仂语(西双版纳傣语)的一种文字。1954年由老傣仂文修改而成。西双版纳傣文用字母表示元音和声调,因此比一般的元音附标文字更加接近全音素文字。

西双版纳傣文的音节之间可以有小空格。

声母

西双版纳傣文有44个声母字母,分为高音和低音两组。高低音只影响音节的声调,不影响声母的发音。

高音组

低音组

ᦀ [ʔ]

ᦁ [ʔ]

ᦂ [k]

ᦃ [x]

ᦄ [ŋ]

ᦅ [k]

ᦆ [x]

ᦇ [ŋ]

ᦈ [ʦ]

ᦉ [s]

ᦊ [j]

ᦋ [ʦ]

ᦌ [s]

ᦍ [j]

ᦎ [t]

ᦏ [tʰ]

ᦐ [n]

ᦑ [t]

ᦒ [tʰ]

ᦓ [n]

ᦔ [p]

ᦕ [pʰ]

ᦖ [m]

ᦗ [p]

ᦘ [pʰ]

ᦙ [m]

ᦚ [f]

ᦛ [v]

ᦜ [l]

ᦝ [f]

ᦞ [v]

ᦟ [l]

ᦠ [h]

ᦡ [d]

ᦢ [b]

ᦣ [h]

ᦤ [d]

ᦥ [b]

ᦦ [kʷ]

ᦧ [xʷ]

ᦨ [kʷ]

ᦩ [xʷ]

ᦪ [sʷ]

ᦫ [sʷ]

排列顺序是先按行排,再按列排。由上至下,由左至右。

声母的名称是声母字母单独成音节时的发音,即声母加韵母[aʔ˥]。

韵母

西双版纳傣文有91个韵母。下表是声母[k] ᦂ和各韵母的拼合形式。表中第二行是基本的元音字母,和第一列韵尾字母组合构成复韵母。第三行韵尾为[-i]的复韵母都是独立的字母。注意[u]列比较特殊。[e] ᦵ—、[ɛ] ᦶ—、[o] ᦷ—、[ai] ᦺ—要写在声母左侧,其他字母写在声母右侧。

[-ʔ] -ᦰ

[aʔ] ᦂ[注 1]

[iʔ] ᦂᦲᦰ

[eʔ] ᦵᦂᦰ

[ɛʔ] ᦶᦂᦰ

[uʔ] ᦂᦳ

[oʔ] ᦷᦂᦰ

[ɔʔ] ᦂᦸᦰ

[ɯʔ] ᦂᦹᦰ

[əʔ] ᦵᦂᦲᦰ

[aː] ᦂᦱ

[i] ᦂᦲ

[e] ᦵᦂ

[ɛ] ᦶᦂ

[u] ᦂᦴ

[o] ᦷᦂ

[ɔ] ᦂᦸ

[ɯ] ᦂᦹ

[ə] ᦵᦂᦲ

[-i]

[ai] ᦺᦂ

[aːi] ᦂᦻ

[ui] ᦂᦼ

[oi] ᦂᦽ

[ɔi] ᦂᦾ

[ɯi] ᦂᦿ

[əi] ᦵᦂᧀ

[-u] -ᧁ

[au] ᦂᧁ

[aːu] ᦂᦱᧁ

[iu] ᦂᦲᧁ

[eu] ᦵᦂᧁ

[ɛu] ᦶᦂᧁ

[əu] ᦵᦂᦲᧁ

[-ŋ] -ᧂ

[aŋ] ᦂᧂ

[aːŋ] ᦂᦱᧂ

[iŋ] ᦂᦲᧂ

[eŋ] ᦵᦂᧂ

[ɛŋ] ᦶᦂᧂ

[uŋ] ᦂᦳᧂ

[oŋ] ᦷᦂᧂ

[ɔŋ] ᦂᦸᧂ

[ɯŋ] ᦂᦹᧂ

[əŋ] ᦵᦂᦲᧂ

[-n] -ᧃ

[an] ᦂᧃ

[aːn] ᦂᦱᧃ

[in] ᦂᦲᧃ

[en] ᦵᦂᧃ

[ɛn] ᦶᦂᧃ

[un] ᦂᦳᧃ

[on] ᦷᦂᧃ

[ɔn] ᦂᦸᧃ

[ɯn] ᦂᦹᧃ

[ən] ᦵᦂᦲᧃ

[-m] -ᧄ

[am] ᦂᧄ

[aːm] ᦂᦱᧄ

[im] ᦂᦲᧄ

[em] ᦵᦂᧄ

[ɛm] ᦶᦂᧄ

[um] ᦂᦳᧄ

[om] ᦷᦂᧄ

[ɔm] ᦂᦸᧄ

[ɯm] ᦂᦹᧄ

[əm] ᦵᦂᦲᧄ

[-k] -ᧅ

[ak] ᦂᧅ

[aːk] ᦂᦱᧅ

[ik] ᦂᦲᧅ

[ek] ᦵᦂᧅ

[ɛk] ᦶᦂᧅ

[uk] ᦂᦳᧅ

[ok] ᦷᦂᧅ

[ɔk] ᦂᦸᧅ

[ɯk] ᦂᦹᧅ

[ək] ᦵᦂᦲᧅ

[-t] -ᧆ

[at] ᦂᧆ

[aːt] ᦂᦱᧆ

[it] ᦂᦲᧆ

[et] ᦵᦂᧆ

[ɛt] ᦶᦂᧆ

[ut] ᦂᦳᧆ

[ot] ᦷᦂᧆ

[ɔt] ᦂᦸᧆ

[ɯt] ᦂᦹᧆ

[ət] ᦵᦂᦲᧆ

[-p] -ᧇ

[ap] ᦂᧇ

[aːp] ᦂᦱᧇ

[ip] ᦂᦲᧇ

[ep] ᦵᦂᧇ

[ɛp] ᦶᦂᧇ

[up] ᦂᦳᧇ

[op] ᦷᦂᧇ

[ɔp] ᦂᦸᧇ

[ɯp] ᦂᦹᧇ

[əp] ᦵᦂᦲᧇ

^ 韵母[aʔ]是声母自带的默认韵母,无须额外的字母表示。

韵母的排列顺序是,先排前两行,再排后八行。前两行先按列排,再按行排;后八行先按行排,再按列排。

有几个韵母有两种写法:[ɛŋ] ᦶ—ᧂᦰ和ᦶ—ᧂ;[ɛk] ᦶ—ᧅᦰ和ᦶ—ᧅ;[uk] —ᦳᧅ和—ᦴᧅ;[ɔŋ] —ᦸᧂ和—ᦸᧂᦰ。反映了这些韵母在过去曾经有元音长短之别。

音节[lɛʔ˧] ᦶᦟᦰ可以简写成一个字符᧞,音节[lɛu˩] ᦶᦟᧁᧉ可以简成一个字符᧟。

声调

西双版纳傣文有两个声调字母,标在音节末尾。配合上声母的高低音组表示傣仂语的六个调值、九个调类。

平(不标)

去(标-ᧈ)

上(标-ᧉ)

入(见表后说明)

高音组

高平55(阴平1)

高升35(阴去5)

低升13(阴上3)

高平55(短阴入7)、高升35(长阴入9)

低音组

高降51(阳平2)

中平33(阳去6)

低平11(阳上4)

中平33(阳入8)

短阴入和阳入不标调,长阴入且韵母不为/aːp/、/aːt/、/aːk/的音节标-ᧈ。[1]排列顺序是阴平1、阴去5、阴上3、阳平2、阳去6、阳上4、短阴入7、长阴入9、阳入8。

数字

老傣文数字有经俗两套,新傣文数字来源于俗体。

0

1

2

3

4

5

6

7

8

9

新傣文数字1(᧑)的字形和元音字母[aː] ᦱ非常接近。为了避免混淆,有时会用来自经书体的数字1(᧚)代替᧑。

Unicode编码问题

背景

Unicode一般要求采用逻辑顺序或拼读顺序,如缅甸文“ေ”、傣绷文“ႄ”、老傣仂文“ᩮ”、“ᩯ”、“ᩰ”、“ᩱ”、“ᩲ”、绒巴文“ᰧ”、“ᰨ”等等。然而,由于计算机处理泰文的时间要早于复杂文字处理出现的时间,泰文的国家标准Template:Link-th已于佛纪2533年通过,采取类似打字机的空间顺序处理。Unicode在制定泰文标准时,为了与TIS 620更好地兼容并方便转换,破例地采纳了空间顺序处理模式;由于老挝文与泰文实为同一种文字的两种字体,后来在Unicode老挝文标准指定时,采取了与泰文一一对应的空间顺序处理。

问题

Unicode新傣仂文标准制定初期,采用了与老傣仂文类似的逻辑顺序处理,例如傣“ᦺᦑ”([tai˥˩])的编码是“ᦑ”([t˥˩])、“ᦺ◌”([ai])。然而,由于傣文的广泛计算机处理早期,复杂文字处理仍然极不成熟(Windows Vista出现以后两到三年复杂文字处理才慢慢成熟起来)早,加之中泰两国的频繁交流,西双版纳在应用Unicode新傣仂文标准时将其与泰文空间顺序处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事实上的假Unicode标准,例如傣“ᦺᦑ”([tai˥˩])的编码是“ᦺ”([ai])、“ᦑ”([t˥˩]),并延续到了复杂文字处理高度成熟的今天。而Unicode方面则受到频繁敲打而在2015年修改新傣仂文标准,使得新Unicode 8.0标准对无人使用的早期Unicode 7.0不向下兼容,而与西双版纳假Unicode标准一致。[2][3][4]共有“ᦵ◌”、“ᦶ◌”、“ᦷ◌”、“ᦺ◌”四个原有字符的组合顺序受到影响,另有15个字符的组合状态受到影响(导致“鼠标选取”等特征变化)。

Template:Unicode chart New Tai Lue

国家标准

编号

名称

部分

GB 25902.1-2010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西双版纳新傣文32点阵字型

第1部分:赫罕白体

GB 25902.2-2010

第2部分:赫罕黑体

GB 25902.3-2010

第3部分:温暖菲白体

GB 25902.4-2010

第4部分:温暖菲黑体

GB/T 28175-2011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西双版纳新傣文 通用键盘字母数字区布局

注解

^ 倪大白,《侗台语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第371页。

^ Moore, Lisa. Draft Minutes of UTC Meeting 141. 2014-11-10 [2019-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 Hosken, Martin. L2/14-090: Proposal to Deprecate and add 4 characters to the New Tai Lue block (PDF). 2014-04-23 [2019-03-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5-04).

^ Pournader, Roozbeh. L2/14-195: Data on the usage of left-side spacing marks in New Tai Lue. 2014-08-05 [2019-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参考文献

喻翠荣,罗美珍著,《傣仂汉词典》,民族出版社,2004年。

外部链接

西双版纳傣文简介

新傣仂文电脑字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傣仂文字母(英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中国境内傣族分布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支系

傣那

傣勒

傣绷、傣德

傣仂

傣雅

傣端

傣仲

傣亮

傣担

傣艮

汉傣与水傣

语言文字

傣那语

傣那文

掸语

傣绷文

傣仂语

新傣仂文

老傣仂文

傣雅语

傣端语

傣端文

傣亮语

傣担语

傣担文

傣艮语

历史

滇越

掸国

金齿

茫蛮

百夷

孟卯(麓川平缅)

景陇金殿国(车里)

主要土司延续至近代

南甸

干崖

陇川

孟连

盏达

遮放

潞江

芒市

勐卯

耿马

孟定

湾甸

镇康

亏容甸

明清时废除

邓川

猛缅

大侯

靖安

威远

景东

元谋

元江

镇沅

者乐甸

文化傣族佛教

摆奘派

多列派

润派

左抵派

历法

傣历

塞迦历

佛历

朱拉历

民俗

泼水节

出洼节

金袈裟节

赕佛

赶摆

勐神

文学

召树屯

音乐

葫芦丝

象脚鼓

舞蹈

孔雀舞

象脚鼓舞

白象舞

马鹿舞

曲艺

傣剧

章哈

传统技术

贝叶经

傣族剪纸

傣族慢轮制陶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

傣族织锦

傣医(睡药疗法)

更多创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