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期天又到啦,不知道打开这篇文章的你是坐着还是躺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孩子问了我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一周为什么有七天,而且为什么唯独周日不叫“周七”“星期七”呢?
哈哈,为了不被“好奇宝宝”难住,真的很需要巨大的知识储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问题背后的故事,还是挺有意思的。
1
首先,一周为什么有七天呢?
这要从古巴比伦说起。在公元前6000-4000年,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苏美尔人建立了古巴比伦国家,其影响最广泛的就是“星期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巴比伦人十分的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他们通过对月亮的观察,发现月亮的变化是在半圆月—满月—新月之间切换。
对月亮而言:由半圆月至满月,时间7天;由圆月至半圆月,时间又是7天。由半圆月至消失,时间7天;由消失至半圆月,又是7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月亮由月满到月亏,再从月亏到月满正好是7天为一个周期。
于是他们从这个现象中开始来规定自己生活时间,他们规定一个月有四个星期,一个星期有七天,为此他们还专门创造出了七位神。
分别是:太阳神,月亮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巴比伦人认为这七位天神每个人主宰着一天,分别代表着星期天到星期六,因此他们每天祭拜一次天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星期制度开始广泛传播开来,基督教不仅接受了星期制度,还将其口语化,改星期为礼拜,一个星期称为一个礼拜,第七天是礼拜日。
所 以随后星期日则成为每个信徒礼拜的日子,「礼拜一,礼拜 二」这个词也是由这儿来。基督教到处传教,星期制度也被广为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其实我们古代并没有周、星期这个说法。古代中国实行的还是五日一休,各个朝代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变化。
但是当时的百姓务农为主,其实也没有什么休息日的概念。休息日主要是针对官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员的休息日称为“沐浴日”,规定必须要定期洗澡,因为上朝面圣不能身上有异味。在汉代实行“5日1休”的制度,也就是说过5天必须洗次澡。
比如,汉代还有一系列考勤制度,比如官员有“吏舍”“沐汤”,也就是现在的集体宿舍和公共澡堂,官员可以在“沐浴日”洗澡回家和家人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末年,西方殖民者用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传教士们开始在中国建立教会,引导人们信仰基督教,同时朝廷中一些大臣开始要求历法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绪年间,袁嘉谷即奉命调入学部筹建编译图书局,主持制定了很多名称的统一,包括把七日一周制定为中国自己的“星期”,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制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古代历法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复始,称为“七曜”;
西洋历法中的“七日为一周”,跟我国的“七曜”暗合;日本的“七曜日”更是与其如出一辙。
但袁嘉谷感到不顺口,使用起来不方便,与同事们商量后,将一周称一星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也考虑到,如果最后一天叫星期七,那就只能表示出一个星期末尾的含义,没办法表达出一个星期的开始,为了不造成这样的歧义,所以才不用星期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以“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依次指称周内各日。
本文由贤爸科学馆编辑组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