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繁殖力和适应能力极强,是常见的捕猎对象,在《诗经》中也多有反映。《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网眼稠密是兔网,布网打桩响叮当。气概赳赳勇武士,他是公侯好护卫。在这里,捕兔的勇士是护卫国家的“屏障”。《小雅·巧言》:“跃跃毚兔,遇犬获之。”狡兔蹦跳跑得欢,遇上猎犬被捕完。用猎犬捕兔是古人常用的捕猎方式,李斯临刑,谓其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留下“东门逐兔”的典故。
兔肉味道鲜美,是《诗经》中的无上美味。《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有只野兔脑袋白,烤它煨它味道香。君子备好香醇酒,斟满酒杯劝客尝。人们在食用兔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它的药用功效,发现兔肉、兔血、兔肝、兔骨、兔脑、兔头骨、兔皮毛等均可入药,甚至兔的粪便(望月砂)也是一味良药。正如清代赵瑾叔《本草诗·兔》中所言:“玉兔东升明月精,深秋食肉味辛平。血凉管取肠堪润,痘少先将毒已清。屎可补虚虫尽杀,肝能泻热目俱明。”
兔肉具有健脾益气、凉血解毒的功效,用于胃热消渴、虚弱羸瘦、肠风便血、湿热痹、丹毒的治疗。中医认为,兔肉得金之气,故色白者深秋时节入药最好。《海上集验方》记载食用兔肉可以治疗消渴羸瘦、小便不禁。由于兔子长有三瓣嘴,古人曾认为孕妇食用兔肉,出生的婴儿易患唇裂。实际上,唇裂多因孕早期感染病毒引起,与食用兔肉无关。
兔血具有催生的功效,《指迷方》中的催生丹即用腊月的兔血制成。痘疹是古代凶险的传染病,兔血具有治疗和预防小儿痘疹的作用,如兔血丸、蟾宫丸、兔砂丸等,均以兔血为主药。
兔肝具有补肝、明目、退翳的功效,用于肝虚眩晕、目暗昏糊、目翳、风热目赤、目痛的治疗。元代重阳节,契丹人要举行射虎活动,射中老虎者奖以兔肝食用。射箭需要非凡的眼力,而兔肝恰好能保肝明目。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按刘守真云,兔肝明目,因其气有余,以补不足也。《眼科书》云,兔肝能泻肝热。盖兔目瞭而性冷故也。”《圣济总录》有兔肝丸方,可治疗肝虚目暗。
兔骨具有清热止渴、平肝祛风的功效,用于消渴、头昏眩晕、疮疥的治疗,《海上集验方》对此亦有记载。
兔脑具有敛疮的功效,捣敷外用可治疗冻疮、烫火伤、皮肤皲裂。除此之外,兔头骨、兔皮毛等亦可入药。
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关于兔子的描写,与中医药有着莫大关系。月球的环形山脉,仿佛一只兔子在捣药,加之兔可入药,至晚在汉代的时候,玉兔捣药的传说便广为流传。汉乐府亦有相关记载,《董逃行》:“教敕凡吏受言,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药可得神仙。”东汉出土的门楣画像石上,也多有玉兔捣药形象。在后世诗词中,玉兔捣药成为常用的典故,如唐代李白《古朗月行》:“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卯君元是月中兔,药捣长生寿根固。”(宋代姚勉《贺孙舜皋子周岁》)丰富多彩的兔文化中,寄托着先民对健康长寿的美好期盼。
兔来喜气浓
陈梦生
我从小生活在南方小城,几乎没见过兔子。第一次对兔子有印象,是1983年秋天去地区卫生学校报到,中午去食堂打饭,吃的是大米饭和红烧兔肉。那时饥肠辘辘,端起饭碗就吃,觉得兔肉真香啊。1985年,有一次上生理实验课,我协助老师在实验台上按住有点躁动的小白兔。待老师用中号注射器从兔子的耳背血管推进去空气,处死兔子后,我们取兔子的相应器官开展实验。看着为医学无私奉献生命的小白兔,我觉得自己是“帮凶”,心情很不平静。
在我国,关于兔的成语不少,而且往往对兔的聪明、善良、勇敢等品质加以肯定褒奖。如动如脱兔、惊猿脱兔、狼奔兔脱等,一个“脱”字道出兔子动作之快;兔走鹘落、兔起凫举,同样也表现兔子动作敏捷、聪明勇敢;狐死兔泣、狐兔之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当然也有一些对兔子颇有偏见的成语,如狡兔三窟,说的是狡猾的兔子会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也侧面反映了兔子有危机意识,懂得规避风险,保护自己;守株待兔,告诉人们不能死守经验、墨守成规,批判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还寓意不靠勤恳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至于“龟兔赛跑”,则既是成语,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寓言,中国人耳熟能详。
虎去雄风在,兔来喜气浓。愿我们继续保持雄风虎威,发扬兔子聪明勇敢之能,克服自满不“躺平”,想方设法战困难,迎接光明共和谐。
以兔喻学 别有深意
郑洪 浙江中医药大学
【陆氏文化】眼科教授陆南山的水墨书画艺术
【陆氏文化】眼科医师陆道炎七十年前的摄影艺术
【陆氏名医】回忆我的祖父陆南山
【陆氏名医】纪念我的父亲陆道炎
【陆氏名医】记我的三叔-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
【陆氏名医】远航的唐由之
【陆氏原创】你了解美国的家庭护理吗?
【中医秘闻】中医外交救治过的那些个外国政要
【中医杂谈】一起来看看神奇的中医“金针拨障术”
【中医杂谈】被遗失的古药铺文化
【中医杂谈】从前慢,从前的药方也好看
【中医杂谈】敦煌壁画绘医疗
【药食杂谈】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你所不知道的红豆
【药食杂谈】煎药也是一门大学问——中药煎煮与服法图解
【药食同源】滋阴养肺,补血润肤——洋参麦冬粥
【药食同源】消暑解渴,平肝降火——冰镇酸梅汤
【药食同源】祛湿美白,催乳美容——美肤猪脚汤
【药食同源】养心安神,益气健脾——参片莲子汤
【药食同源】润肺降燥,健脾祛湿——四神猪肚汤
【药食同源】养颜美容,调理血气——玫瑰花茶
【药食同源】排毒健身、疏风清热——胎菊花茶
【药食同源】养肝明目,补血安神——黑枸杞茶
【药食同源】疏利咽喉,消暑解烦——金银花茶
【药食同源】舒缓情绪,提神解郁——薄荷凉茶
【药食同源】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桂圆红枣茶
「 合作请联系邮箱:superfish8@vip.qq.com 」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编辑:友谊的钢板
喜欢请点赞 分享朋友圈 也是另一种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